








【华拓泵业有限公司】
随着信息化建设的不断深入,数字化装备、智能装备、工业机器人需求日益增加,我国装备工业的信息化、工控自动化水平已走在世界前列并不断提高。
据机械工业联合会统计,目前我国机械行业已有87%的企业设立了信息化机构,90%的企业制定了信息化规划。随着信息化的逐步推进,我国装备工业规模迅速增长,国际地位不断提高。“十一五”期间,我国装备工业增加值年均增速超过20%。目前,我国在常规发电装备、港口机械、水泥成套设备、船舶等制造领域,已走在世界前列,与工业发达国家之间的差距正在逐步缩小。
1. 产品信息技术含量不断增加
重大产品和所需材料的研制成功,体现了我国装备制造产品信息化水平的不断提高。
装备工业是工业体系的核心和基础,是实现工业化的基础条件。推进装备工业两化深度融合,将促使信息技术渗透到装备工业的各个层面,从产品、设计、制造、管理、业务流程到产业体系,有助于优化产业结构、提升产业价值链,从而促使我国装备工业,乃至整个工业由大变强。
随着我国装备产品数控化改造的逐步实施,数控机床等装备的智能化程度不断加深,装备产品信息技术含量不断提升,某些大型装备技术水平与国外产品不相上下。
2. 生产设计信息化成效显著
生产自动化、设计数字化软件在装备工业中得到了广泛应用。一是在研发设计中使用了计算机辅助技术,大大提高了设计精度和效率;二是使用了工艺流程规划生产,不仅实现了生产的有序化,而且降低了传统工艺流程规划对于生产设计人员经验的要求,保障了工艺的最优化和标准化;三是通过引进先进的信息化技术和信息化设备系统,实现自动化生产。
在汽车行业,CAD/CAM/CAE技术的普及程度较高。整车领域,高端和中端三维CAD和CAM技术已得到普遍应用。零部件企业为了能够与整车厂交换产品信息,也广泛应用了CAD技术,而且往往采购与其主要客户相同或兼容的CAD软件,DWG文件已经成为二维工程图纸数据交换标准。
在造船行业,CAD应用逐步深化,设计智能化态势初显。CAD技术在国内骨干造船企业中已经全面用于船舶设计的各个阶段和各个专业。通过二次开发,骨干企业均建立了适合自身条件的数字化设计系统,可以按照企业的生产要求生成相应的图示和报表,并与企业内部的管理信息系统建立了接口,基本满足了企业内部的设计工作要求和部分生产管理要求。